12月19日晚上七点多,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的陈女士接到了儿子给自己打来的电话。这通电话让她感到有些“意外”,“按理说他应该还在参加‘智慧人生少年特训营’的营训活动,怎么会突然给我打电话呢?”
“我当时想这小子肯定是今天受到了什么触动,有话想和我讲。”果不其然,儿子开始迫不及待的在电话那头向她倾诉当天在特训营的营训情况和感想,“我觉得很惊讶,没想到才一天他的内心居然就有了这样的变化和成长。”
原来,陈女士的儿子在12月19——20日参加了由成都高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承办的“智慧人生少年特训营”,两天一夜的特训营活动不仅让像陈女士一样的家长们收获了许多“意外惊喜”,也让参加营训的孩子们直呼“收获满满”。
激发潜能培养美德 特训营吹响少年集结号
据悉,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本次的“智慧人生少年特训营”营训对象主要为那些具备极大潜能却未被激发出来的学生,采取学生自主申请和班主任推荐选拔相结合的报名方式,最终成都高新实验小学六年级和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初中、高中一、二年级100多名学生参与了本次营训。
在两天一夜的特训营活动中,100多名营员以“连”为单位,随机抽签分为8个连开展训练。除了在特训营中设置一系列的激发潜能的情景体验活动,成都高新实验中学还特别聘请到教育专家团队对营员们进行训练管理,着重对学生美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此外,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总会主讲人、畅销书作家、国际问题战略专家、国内多所著名大学讲座嘉宾黄加铭教授也受邀为营员们做专题演讲,从身边的鲜活事例出发,和营员们分享理想、价值、孝顺等人生话题。
12月20日上午,家长李女士在一大早就来到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我是宇宙的中心,我是最智慧的少年,全世界都是我的舞台……我要活出生命的精彩……”伴随着整齐的呐喊声,她和女儿以及其他营员们一起投入到特训营活动中,跑步锻炼,参加活动,共同体验特训营。当天下午,两天一夜的“智慧人生少年特训营”迎来了最后一场营训活动和结营仪式,亲身体验的李女士在现场和其他家长分享了她这一天参加特训营的感受。
“首先很感谢学校提供这次机会,也很感谢营训的老师们。”在发言中,李女士几度提及“感谢”二字,“不仅仅局限于拓展训练,这次的特训营更让我的孩子收获了对学习、对人生的一些新的认识,也给了为人父母的我们重新认识和发现孩子闪光点的机会。”
外力推动转化内需 学生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成绩高低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个性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多元化发展也应该纳入到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教育不应该过于功利。”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校长潘先根表示,开展“智慧人生少年特训营”的目的在于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觉行为能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学习和改变的环境,激发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教育不仅需要外力推动,更需要内需转化。”潘先根校长表示,“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需力,让学生从‘要我做’上升到‘我要做’。”
这次特训营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也是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提倡和实施 “美德教育”的一次践行。
据悉,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的“美德教育”是要让师生在一系列的专题教育体验活动中确立美德认知、产生美德情感、形成美德意志、化为美德行为,而本次特训营活动中教育学生敬爱父母、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引导学生把外在规范内化为基本素质和自觉行为等无疑都契合了美德教育的发展内涵,为学校培养学生的美德提供了一个环境和载体。
而一系列的专题教育体验活动效果如何,特训营营员们的收获以及家长的感悟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感恩教育,百善孝为先。”说到此次特训营的收获,营员王洋表示,“我会再认真的思考这两天的所学所想,将来成为让父母骄傲的人。”
营员谢邦琦也收获多多,“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母爱、对梦想都有了更深的认识,自信心也越来越强。”营员曾悦则表示收获最大的在于“心态”“要怀着一颗宽厚之心去厚待别人,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非常感谢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的孩子提供特训营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谈及特训营的收获,家长陈女士感触颇多,“时间虽短,这样的体验却是孩子们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