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就做好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工作提出的实施意见。
2022年5月12、13日,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长逃生技能,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分别组织高一、初一的同学们来到平安逃生自救训练基地,参加了为期一天的逃生自救培训活动。
在开营仪式上,潘先根校长、杨秀东副校长、李宏副校长等学校领导分别对初一、高一学生强调了此次逃生自救拓展活动的重要性,同学们必须时刻铭记安全重于泰山,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此次逃生自救拓展,学有所获。
▲潘先根校长在开训仪式上讲话
▲杨秀东副校长在开训仪式上讲话
▲李宏副校长在开营仪式上讲话
▲开营仪式
逃生口诀要记牢:熟悉环境,出口易找;发现火情,报警要早;保持镇定,有序疏散;简易防护,匍匐弯腰;慎入电梯,改走楼道。
▲学生进入烟热馆进行逃生
听完教官的讲解,大家跃跃欲试准备进入烟热馆。身处伸手不见五指的烟热馆,全凭疏散标志指引。同学们团结协作,成功冲出“火海”,兴奋不已。
▲学生成功冲出“火海”
当遇到突发情况——如火灾、地震,而正常的逃生通道已经被堵塞,又无法固守待援的情况下,需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逃生工具进行逃生,通过逃生绳、软梯和缓降器逃生也是必要的逃生手段。同学们通过本次自救拓展,学会了如何在危急时刻正确地使用这些器材,并且避免在使用时因为不了解器具而恐惧、忙乱。
▲学生进行“高楼逃生”演练
地震AR避险体感游戏
AR体感游戏,教给我们多种灾害事故的避险动作。通过VR设备,学生根据提示音完成逃生系统的操作培训;模拟地震发生场景,体验者根据提示进行自救行为;根据系统提示音,进行包括拾取书包、躲避危险区域、发生余震、通过障碍物等逃生行为。
▲地震AR避险体感游戏
▲“瞎子躲地震”
洪涝与溺水救助
在很多溺水事故中,当发现同伴或路人溺水时,错误的营救方式,不仅救不了溺水者,同时还使自己陷入险境。因此教官重点讲解以下自救与他救的技术要点:就地取材,制作各种简易漂浮物。近岸可牵引,远岸可抛投。既确保自身安全,又要尽快把漂浮送到溺水者手里。
▲远岸抛投
▲学生制作简易漂浮物
▲认真听讲的学生
结绳与自救
结绳逃生是一种讲究技巧的逃生方式,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正确的打结方式很重要。在生活中一旦遇到危险被困高处,可以利用各种绳结搭配使用进行救援。教官依次给学生演示各种结绳方法:蝴蝶结是专业的用于固定的绳结;双平结是用来连接绳索的专业绳结;腰结是用来固定身体的绳结。
▲教官给学生演示各种结绳方法
▲学生正在学习结绳
最后,教官对本次自救拓展活动进行总结,并表彰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班集体。校园安全直接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康,通过此次活动,高一、初一学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技巧与应急能力,切实推进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而且极大地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学生合影
撰稿:周爱丽
摄影:平安家园逃生自救训练基地
编审:陶占东、党海燕
审批:潘先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